人生的話題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所探討,他有可能是司馬遷所說的“或重于泰山,或輕于鴻毛”,也有可能是范仲淹所說的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的憂國憂民的情懷,還有可能是陶淵明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怡然自得的生活態度,也有可能是杜甫所說“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”的窮困潦倒。不論是哪一種狀態,都只不過是人生道路的一個階段罷了,我們只有經歷了窮困潦倒之后才能動心忍性,有所增益,才能有胸懷天下憂國憂民的情懷,才能生活的怡然自得。
人生真的有長短嗎?有人說它慢如長河,也有人說它如同白駒過隙,我認為人生不是用長短來衡量,人生的精彩與否在于你有沒有生活的韌性。精彩的人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有從低谷走到頂峰的霸氣,又有從跌落谷底再次走向巔峰的底氣。
巴頓曾說:“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,不是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,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跌倒低谷時的反彈力! 褚時健,褚老,他的人生可以說是充滿了傳奇色彩,跌宕起伏,精彩絕倫。他的成功就在于他跌落之后的反彈力,在于人生的韌性。
我在二十幾歲的年紀,在人生奮斗的爬坡上,經歷過校園時的引領風騷,也經歷了工作之后的困頓,曾經的驕傲不忍只在舞臺底下為別人喝彩,所以我選擇了重返校園,進入網校繼續學習,用學習促進內在成長,用這段學習的經歷增強我人生的反彈力。人生很精彩,只不過偶因氣餒失去了觀看風景的心情,人生很精彩,所以要有韌性!
內蒙古師范大學學習中心 會計學專業
郝少文